过滤气液体
本文以气体举例,液体同理
1 过滤器
优点:稳定,简单实用。
2 开关阀与管道元素传感器
气体管道元素传感器,液体管道元素传感器,检测管道里面的内容物(气体,液体),输出自动化信号。
气体开关阀,液体开关阀,由自动化信号控制开关阀的工作,以实现管道的流通与阻断。
优点:耗电少。
缺点:注意事项较多,对玩家水平有一定门槛。
2.1 使用基础
开关阀和管道元素传感器的简单组合使用效果:下图为过滤出氧气。
组合使用方法如下:
先搭建传感器和开关阀。
在传感器处选择需要过滤的气体,此处选择氧气。
连接自动化线。
搭建好之后给管道通入气体,可见,成功过滤出氧气(传感器选择的气体),氢气(其他气体)继续向前流走。
可以对一条管道过滤出多种气体,只需为每一种气体都搭建一个开关阀+传感器。

2.2 原理分析
原理: (“选定气体”指传感器选择的气体)
传感器检测到选定气体时,传感器输出绿色信号给开关阀;开关阀接到信号会延迟1秒启动,选定气体走到开关阀白口时刚好开关阀启动(管道气体流动速度是1秒/格),然后从开关阀绿口出来;以此实现气体过滤。
上节的教学版有个致命缺点,管道不能堵塞,否则会导致过滤系统失效甚至崩溃,所以不推荐萌新使用,教学版只是引导读者了解开关阀和管道元素传感器的组合使用,下文详细讲解增加稳定性的方法。
2.3 用气库增加稳定性
2.3.1 气库的简单使用
过滤系统的基础版不能管道堵塞,那么我们可以加上气库,气库充当了缓冲作用,当上方白口堵塞时储存开关阀过滤出来的气体,(暂时)避免过滤管道的堵塞。
当然,这个方法并非长久之计,如果气库满了还是会过滤失效。
所以玩家要根据实际需求,这个方法只能用在过滤出来的气体只是短时间过多,但长期来看还是能把气体完全消耗掉的地方。
2.3.2 气库的自动化控制
该方法由 未见清零 提出。
利用气库的容量检测输出信号,当气库储存过多气体时,输出信号禁用气泵。
用自动化线把气库和气泵连起来。
设置气库阈值 上限=下限,建议50%以下,管道越长阈值越低。
气库输出信号禁用了气泵,但是管道里面剩余的气体还在流动,如果管道太长,气库已经装太多,相当于剩余气体多,可能会装满气库导致无法过滤气体,所以气库阈值不能太高。
可以看到,上方排气口堵塞,气库储存无法排出的气体,等到气库储存了50%时,输出信号禁用气泵。
气泵停止抽气,避免了堵塞带来的问题。
2.4 用循环管道增加稳定性
2.4.1 搭建教学
用循环管道防堵塞,增加过滤系统的稳定性。
运行效果动图:过滤出氧气和氢气。
注意事项:
- 每一种(能进入循环管道的)气体都需要搭建一套传感器+开关阀把气体排出去。
如果没搭建传感器+开关阀排走气体,气体会一直留在循环管道,等气体充满循环管道就会导致过滤系统停止工作。
所以该过滤系统一般应用在玩家知道需要过滤出什么气体的情况,比如电解器,只需要过滤出氢气和氧气。
- 建议两个管桥的摆法像上文教学搭建。
管桥其他摆法可能会因开关阀白口的管道优先级问题导致循环管道失效。像下图,气体全部流向右边的开关阀,无法循环流动。
2.4.2 堵塞分析
输出管道堵塞不会导致过滤系统崩溃。
如下图,氧气非常多,充满了氧气输出管道,导致循环管道无法过滤出氧气,氧气一直留在循环管道,之后充满了循环管道,导致过滤系统停工。
等消耗掉一点氧气,氧气输出管道有空余时,过滤系统继续正常工作。(下图是清空了气罐模拟消耗了氧气)
2.4.3 杂气处理
前言:
按编者的游戏经验,一般而言,这个过滤系统不考虑杂气处理,因为在用过滤系统的时候玩家一般是知道需要过滤出什么气体,只要每种气体都用一个开关阀排出即可。
而且过滤系统更多是用在气体混合生产,比如电解器同时产出氧气和氢气。
如果只是玩家看到某个地方有多种气体混在一起,想过滤出有用的气体,编者建议别整这些杂七杂八的事,要么忍住不管,要么直接把气体抽走不要(吃气门or排太空),因为一般而言,环境的气体质量非常小,专门搭建一套过滤系统价值不大。只有长期生产混合气体的地方才有搭建过滤系统的必要。
所以这小节没必要看啦。
该过滤系统有一个缺点,因为循环管道的气体只能通过开关阀出去,所以如果有杂气进了循环管道,玩家又没搭建对应的开关阀排走杂气,杂气会一直留在循环管道,等杂气充满循环管道就会导致过滤系统停止工作。
比如下图需要过滤出氢气和氧气,但是循环管道里的杂气(二氧化碳)排不出去,会导致:
过滤效率下降。因为杂气会堵住输入管桥对循环管道充入气体。
如果杂气充满管道,无法对循环管道充入气体,会导致过滤系统无法工作。
杂气处理如下:
情况一:
从杂气中过滤出一种气体。
如下图,从杂气(氢,氧,二氧化碳)中,过滤出氢气,其他气体全部排走。
如下搭建;
两个传感器都选择“氢气”。
下方开关阀的逻辑:允许通过除氢气以外的气体。
上方开关阀的逻辑:允许通过氢气。
情况二:
哪有那么多情况,不写啦,开摆,别想那么复杂,大不了每种气体都来个开关阀。
3 流量阀与管桥
气体管桥,液体管桥,管桥中间能让另一条管道穿过。本节过滤系统是利用管桥绿口对管道补充液体的功能。
优点:不耗电。
缺点:过滤出的气体流量最多为999.9g/s。注意事项较多,对玩家水平有一定门槛。
3.1 使用教学
流量阀与管桥的简单组合使用效果:下图为过滤出氧气。
组合使用方法如下:
先如下搭建调节阀及其循环管道。
调节阀流量设置为1g/s(也可以是0.1g/s)。
根据需要过滤的气体种类,对调节阀的循环管道充入该气体。
(想过滤出什么气体,就先抽这种气体进管道。)
此处选择过滤氧气,先对循环管道充入氧气。
根据实际需要,搭建管道。
开始运行。
3.2 原理分析
管桥对管道有补充满气体的作用,利用管桥对1g/s的循环气体补充至1000g/s;原理见管道系统—流经白绿口时的流动规律。
调节阀的流量设置是1g/s,1000g的气体流到调节阀的白口时,1g气体从绿口出来(继续循环),剩余的999g气体被过滤出来。
用两个管桥的原因:气体管道流量上限是1000g/s。调节阀的循环管道有1g/s的流量,满流量1000g/s的杂气管道只有999g/s能进循环管道,剩余1g/s无法被过滤出来。所以再加一个管桥把1g/s充进循环管道。
上节的教学版有个缺点,当过滤管道堵塞(下图的右边的管道堵塞,管道充满了气体),过滤系统会失效,氧气一直往上走,不会流进过滤系统。下文给出增加稳定性的方法。
此过滤系统在一种情况下会出现问题:
需要过滤的气体在杂气管道里的流量一直是1000g/s;即杂气管道里只有这一种气体,并且一直是1000g/s。
一直对循环管道输入1000g/s的气体,调节阀只能过滤出999g/s,剩余1g会留在循环管道里面,直到把循环管道充满,导致过滤系统失效。
但是,既然只有这一种气体,那还要过滤干嘛呢?。
3.3 增加稳定性的方法
(1)气库;
(2)循环管道。
读者请参考《2 开关阀与管道元素传感器》,懒得再写一次。
4 排气(液)口与管道元素传感器
本文以排气口举例,排液口同理。
气体管道元素传感器,液体管道元素传感器,检测管道里面的内容物(气体,液体),输出自动化信号。
优点:不耗电。
缺点:只能排到环境中。
4.1 使用教学
效果图如下:此处是过滤出氧气。
组合使用方法如下:
先搭建排气口和传感器。
连接自动化线
选择需要过滤出来的气体,此处选择氧气。
给管道通入气体,成功过滤出氧气(传感器选择的气体)排到环境中,氢气(其他气体)继续向前流走。
4.2 原理分析
原理: (“选定气体”指传感器选择的气体)
传感器检测到选定气体时,传感器输出绿色信号给排气口;排气口接到信号会延迟1秒启动,选定气体走到排气口时刚好排气口启动(管道气体流动速度是1秒/格),然后从排气口出来;以此实现气体过滤。
上节的教学版有个问题,当排气口超压,过滤系统会失效,氧气继续往右走。
此过滤系统的应用场景一般不考虑排气口超压,即排气口超压没过滤出气体也属于正常情况的地方。比如电解器产出氧气和氢气,给基地通入氧气,那么排气口超压属于正常情况,并且即使没过滤出氧气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当然,如果需要避免超压的问题,可参考《2.4 用循环管道增加稳定性》,用循环管道增加稳定性。不过比较麻烦,不如不用这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