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温度系统

  温度视图(快捷键:F3),直观显示地图中温度的冷热情况。

  在温度视图下可以看到,不同的温度呈现不同的的颜色。温度越高越红,越低越蓝。

3温度视图.png

  一般来说,温度是否合适,是以玩家在种的农作物的生长温度为准,也就是说,只要农作物没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枯萎,就属于正常温度。

  温度最主要的负面作用有三点:

  (1)影响植物的生长,而食物是游戏里的重中之重,所以,特别是前期,基本是为了种菜才关注温度,比如米虱木,生长温度是10~30℃,那么就要保证基地或农场的温度在这个范围内。举个特别的例子,水草,存活温度高达70℃,编者玩干热地图时,基地里40℃都当没看见,因为温度对复制人有致命影响的,就是农作物(食物)。

  (2)建筑过热。见《–》。

  (3)如果温度太高,复制人会因“环境过热”而增加压力,当温度达到约100℃以上时,复制人会烫伤。温度低,复制人会因“环境过冷”而增加压力。

2 热学

  缺氧的热学是能量不守恒的,热能能凭空产生,也能凭空消失。本章的热学仅是游戏内容,与现实完全没有联系!

2.1 比热容

  比热容,是指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时,1kg均相物质温度升高1K所需的热量。

  比热容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质提高温度所需热量的能力。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 J / (kg*K)],即令1KG的物质的温度上升1开尔文所需的热量。根据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2比热容公式

  物质的比热容越大,相同质量和温升时,需要更多热能。以水和油为例,水和油的比热容分别约为4200 J/(kg*K)和2000 J/(kg*K),即把相同质量的水加热的热能比油多出约一倍。若以相同的热能分别把相同质量的水和油加热的话,油的温升将比水的温升大。

2.2 物态变化

  缺氧里物质到达一定的温度后就能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缺氧的物态变化有四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是先融化再汽化,凝华是先液化再凝固)。

  例如:蒸汽 > 100℃ > 水 > 0℃ > 冰

2.3 化学变化

  缺氧里的化学变化只需一种物质到达一定的温度就能发生。(且只能是一种物质,游戏设定是一格只有一种物质,不存在混合物,所有物质都是纯净物)

  例如:原油→ 400℃ →石油→ 539℃ →酸性天然气→ -161.5℃ →甲烷和硫。

  物质只需温度到达临界点就能直接转变成另一种物质。

2.4 假汽化潜热

  缺氧里的物态变化和化学变化,实际变化温度比沸点和熔点高3℃,比凝点和凝固点低3℃。

  所以《(2)物态变化》和《(3)化学变化》给的例子,实际变化温度是:

   水→ -3℃→冰,冰→ 3℃→水。

   原油→403℃→石油。

2.5 真空

  真空,不存在任何物质的空间,也就意味着不存在热,也不存在热传导。

  真空一般用于隔热。(缺氧无热辐射)
  右图中,左边是0℃的气体,右边是100℃的气体,中间真空,相当于左右两边的气体没有接触,温度不会发生交换,各自的温度能永远维持下去。
2真空

2.6 导热率

  导热率,是表示材料热传导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单位w/(m·K)。导热率越高传递热量越快,导热率越低传递热量速度越慢。

  导热率K是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参数,用于描述材料的导热能力。这个特性跟材料本身的大小、形状、厚度都是没有关系的,只是跟材料本身的成分有关系。所以同类材料的导热率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厚度不一样而变化。

2.7 发生热交换的接触位置

  ①“格”与其上下左右的四个“格”发生热交换。

    以格存在的物品及建筑:天然方块,液体格,气体格,除透气砖、透水砖外所有的砖,除气动门外闭合的门。

    “真空”格不导热。

  ②“除了以格存在的建筑”与其模型所在范围内的“格”发生热交换。

    也就是除了①以外的建筑。此类建筑相互之间无法发生热交换,因为相互之间不存在接触。

  ③“杂物”与所在“格”和下方“格”发生热交换。

    杂物:碎片、液体瓶、气体瓶。(包括轨道上的碎片)

  • 特例:

  散热板,虽然是一格建筑,但热交换相当于3×3建筑,属于第②类。(在热交换中可以看作等同于煤炭发电机,质量和范围相同,如果材料也相同就真一模一样。)

  透气砖、透水砖、气动门、开启的门,只会与其内部的物质发生热交换,相当于第②类。

—————下面了解即可—————

  • “建筑内容物”与“放置建筑蓝图时,鼠标指着建筑模型的那格”及下方一格。

  若建筑有多种不同的内容物,内容物之间无法直接发生热交换。

  • 管道与其内容物。

  • “复制人下半身”与“格”。

  • 往上生长的植物的热交换发生在其模型最下方一格。

  沙盐藤和火椒藤的热交换发生在其模型最上方一格和最上方的下方一格。

  释气草的热交换发生在地基、模型最下方一格和模型最上方一格。

  • 动物,模型自身一格及模型下方一格(螃蟹模型为下半身、壁虎模型为头部)。

  释气海牛为尾部下半身一格及尾部下半身下方一格。

  • 特例:

  蒸汽机,能与模型所在范围内的格和地基的格发生热交换。

2.8 热学补充*

2.8.1 热扩散率

  在缺氧中热扩散系数只是作为不同物品比较温度变化快慢的参考值,需要基于一样的热传导公式才有意义,即隔热砖对比隔热砖、普通砖块对比普通砖块、碎片对比碎片……

  热扩散率表示物体在加热或冷却中,温度趋于均匀一致的能力;表示物体增温快慢的物理量。

  热扩散率公式:

    热扩散系数=导热率/(密度×比热容)

    α=λ/(ρc)

  为方便计算可设一格为1m3,密度的数值就等于质量,故不看单位只看数值的情况下,

  热扩散系数=导热率/(一格的质量×比热容)。

  应用实例:

  分别以火成岩和黑曜石做“砖块”,分别对这两砖块施加恒定的热源。

导热率 比热容 密度(质量/1m3) 热扩散率
火成岩 2 1 200 0.01
黑曜石 2 0.2 200 0.05

  因热扩散率 黑曜石>火成岩,所以黑曜石砖块比火成岩砖块升温更快。

参考文献

[1] nlr84jwo205.缺氧热交换精简版,养殖2.百度贴吧缺氧吧.2018-05-31.

贴子没有附上链接,是因为年代较为久远,怕挖坟的人打扰到作者,有需要的可自行百度,切记不要挖坟!(挖坟,指对老旧的贴子进行回复,导致旧贴重新被顶上列表的前列)